柴西红沟子地区晚新生界磁组构的特征和意义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7
  • 作者:高军平;刘胜昌;方小敏;李艾银;张伟林;彭杨宏
  • 单位1: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磁组构;新近纪;柴达木盆地;红沟子
  • 起始页:180
  • 总页数:10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33403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科学家群体研究项目(40421101);“973”项目(2005CB42001)资助
  • 刊名:世界地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82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东北亚国际地学研究与教学中心
  • 主编:孙革
  • 电子信箱:sjdz@jlu.edu.cn
  • 卷:26
  • 期:2
  • 期刊索取号:P250.6165
  • 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柴西地区发育良好的新生代地层是对青藏高原隆升和环境变化的共同响应。对红沟子剖面新近系磁化率各向异性的测量分析认为,沉积物磁组构参数既揭示了沉积盆地及其周缘山地的环境变化特征,又反映了源区构造事件对沉积物及区域环境变化的制约。大量证据表明,柴西地区晚新生代环境变化以及地质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I阶段(>16.5~14.2Ma)构造活动强、气候干燥;Ⅱ阶段(14.2~9.8Ma)早中期构造稳定、环境变化平稳,晚期构造活动加强;Ⅲ阶段(9.1~4.8Ma)早期构造活动加强,中期构造、环境较稳定,晚期则变化较大。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