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植物对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7
  • 作者:吴湘;杨肖娥;李廷强;方云英
  • 单位1: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81
  • 学历:博士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水体富营养化;漂浮植物;总氮;总磷;净化效果
  • 起始页:128
  • 总页数:5
  • 经费资助:教育部资助项目“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机理研究”(705824);科技部中澳合作项目“退化土-水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技术体系研究”(2002168)
  • 刊名:水土保持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7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土壤学会;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主编:邵明安
  • 电子信箱:journal@ms.Iswc.Ac.Cn
  • 网址:http://www.iswc.ac.cn;http://www. periodicals.com.en
  • 卷:21
  • 期:5
  • 期刊索取号:P396.06144
  • 数据库收录:被英国的“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数据库”收录;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被《中国农业资源环境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林业文摘》、《环境科学文摘》、《中国地理科学文摘》等本学科权威性文摘收录。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第四版)
摘要
利用软隔离小区试验研究了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黄花水龙(Jussiaen repens L.)、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水鳖(Hydrocharis dubia(Bl.)Backer.)和四角菱(Trapaquadrispinosa Roxb.)5种不同漂浮植物对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00天植物处理,5种飘浮植物对水体中总氮的去除率为黄花水龙(63)%>凤眼莲(57%)>水鳖(46%)>四角菱(42%)>空心莲子草(34%),对总磷的去除率为凤眼莲(52%)黄花水龙(50%)>水鳖(45%)>四角菱(31%)>空心莲子草(22%),其中凤眼莲、黄花水龙处理围区的水质净化效果最好,水体中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也最高,这与植物自身吸收同化污染水体中氮素、磷素的能力大小及植物根系微生物的作用都有关。凤眼莲、黄花水龙在提高水体透明度方面表现最佳,试验围区在处理40天后水质透明度即可达到1m以上,而空心莲子草、水鳖和四角菱的试验围区则需要处理60天以后透明度才能达到1m以上。5种漂浮植物对富营养化景观水体都有较好的净化效果,且易于成活,容易管理,可在今后的水质净化中推广应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