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纤SPR光谱分析的污水降解过程监测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张晓丽;梁大开;曾捷;赵志远;曾建民
  • 单位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智能材料与结构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79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SPR光谱分析;表面等离子体波;光纤传感器;污水降解监测
  • 起始页:532
  • 总页数:5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907038),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8388,BK2009370),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创新基地(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0901001,200901002)资助
  • 刊名: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81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学会
  • 主编:黄本立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学院南路76号钢铁研究总院
  • 邮编:100081
  • 电子信箱:chngpxygpfx@vip.sina.com
  • 网址:http://www.gpxygpfx.com
  • 卷:30
  • 期:2
  • 期刊索取号:P342.06 220
  • 数据库收录:物理类、化学类核心期刊
  • 核心期刊:物理类、化学类核心期刊
摘要
讨论了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对将其用于监测以甲基橙为代表的环境污水降解过程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用光纤SPR传感器监测了50mL初始浓度为30mg·L-1的甲基橙原溶液在降解过程浓度的变化,对降解过程中光纤SPR传感器的光谱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降解过程中溶液浓度的变化进行了监测,并对2种方法所测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光纤SPR同常规方法的测量结果一致,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甲基橙溶液的吸光度和浓度逐渐减小,光纤SPR传感器的共振波长逐渐发生蓝移,同初始标定的甲基橙原溶液共振光谱比较,说明甲基橙逐渐被降解,且在2h内降解率达到73%,说明用光纤SPR传感器监测污水降解过程是完全可行的。研究结果不仅为环境污水降解过程提供了一种新的监测方法,同时促进了我国SPR传感技术与环保监测研究结合,为光纤SPR技术走向实用,并最终实现产业化积累了经验。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