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霸县凹陷兴隆宫地区沙三段岩性油气藏 成藏条件与圈闭模式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李胜利;梁宏斌;于兴河;曹兰柱;李瑞军;李顺利;郑学超
  • 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 出生年:1971
  • 学历:博士
  • 职称:副教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霸县凹陷;兴隆宫地区;沙三段;岩性油气藏;圈闭模式
  • 起始页:523
  • 总页数:8
  • 经费资助: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EEL2008 - 6);高等学校博士 学科点专项基金项目(20050491001)。
  • 刊名:现代地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87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编:邓军
  • 地址:北京市学院路29号
  • 邮编:100083
  • 电子信箱:xddz@cugb.edu.cn
  • 网址:http://www.cugb.edu.cn
  • 卷:23
  • 期:3
  • 期刊索取号:P206.6 572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裂谷型凹陷深层的油气勘探前景一直为众多学者所关注。兴隆宫地区紧临霸县生油洼槽,其沙三段埋深较大,勘探程度较低,少量探井证实这一些地区的沙三段具良好的油气成藏前景。应用石油地质学中的油气成藏理论,系统论述该区有利的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与圈闭模式:沙三段圈闭接近沙四段、沙三段及沙一段的油源,具有优越的油气源条件;沙三段大型三角洲前缘与浊积扇等储层条件较好;沙三段同沉积构造与坡折带利于岩性油气藏形成;膏泥岩、盐岩及泥岩提供盖层与保存条件。而该区沙三段岩性油气藏成藏的圈闭模式可分为3个区带:陡坡带主要发育构造-岩性圈闭、小型三角洲前缘砂岩岩性圈闭;缓坡带以大型三角洲前缘砂岩岩性圈闭、地层超覆、地层不整合圈闭为主;而洼槽带以坡折附近的尖灭砂体圈闭为主。陡坡坡折之下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与浊积扇圈闭;缓坡坡折之下发育与低位三角洲、浊积扇及滩坝砂体有关的岩性圈闭。通过研究可以确定东部文安缓坡坡折带以下地区是目前岩性油气藏的最有利勘探区带。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