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坡地果园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磷素流失的影响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4
  • 作者:李德荣;董闻达;王锋尖;张贤明;刘士余
  • 单位1:江西农业大学
  • 出生年:1962
  • 职称:副教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红壤坡地;水土保持措施;磷素流失
  • 起始页:81
  • 总页数:4
  • 经费资助:国家计划委员会“八五”攻关项目“百喜草在国土保护;‘三高’农业中的利用研究及推广”(85-606-25-01)资助
  • 刊名:水土保持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7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主编:邵明安
  • 电子信箱:E-mail:journal@ms.iswc.ac.cn
  • 网址:http://www.iswc.ac.cn;http://www.periodicals.com.cn
  • 卷:18
  • 期:4
  • 期刊索取号:P396.06144
  • 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第三版)
摘要
在坡度为25%的江西红壤坡地果园,采取了7种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并设对照(全园裸露)进行比较,研究其磷素流失特征,结果表明:(1)在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作用下,红壤坡地果园土壤磷素流失差异明显,流失最严重的为对照,最轻的为百喜草全园覆盖;对照磷素流失量是7个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磷素流失平均量的3.4倍,是百喜草全园覆盖的8.5倍。(2)可溶性磷(Dissolved Phosphorus,DP)是试验中磷素流失的主要形式,占处理与对照组磷素年流失总量的75.5%,泥沙结合态磷(Particulate Phosphorus,PP)只占流失总量的24. 5%,其中水平式梯田梯壁植草、百喜草全园覆盖、百喜草带状覆盖及敷盖3种处理中,磷流失总量的100%是DP。(3)红壤坡地果园土壤磷素流失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发生特征,占总流失量的80.9%,发生在4~7月(雨量主要分布季节),各处理的磷素流失量与降雨量的相关系数都在0.91以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