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和水稻中正十六烷的结合残留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1998
  • 作者:李书鼎;李雪莲;张少兰;马吉春
  • 单位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正十六烷;形态;结合残留;土壤;水稻
  • 起始页:81
  • 总页数:7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刊名:土壤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48
  • 主办单位:中国土壤学会
  • 主编:季国亮
  • 卷:35
  • 期:1
  • 期刊索取号:P390.66107
摘要
利用14C-正十六烷示踪技术、水稻盆栽和溶剂连续化学提取方法,研究了正十六烷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某些行为。结果表明,正十六烷容易进入水稻并累积于籽实,对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实验还探讨了土壤和水稻体内14C-正十六烷的存在和代谢转化过程。土壤中的正十六烷14C主要以溶剂可提取形式存在,大约占总14C的39%,其次是存在于土壤未分解的植物残体(大约占25%)和富啡酸组分(大约占23%)。以无机碳酸盐存在的大约占10%,进入胡敏酸(包括胡敏素)结构的数量较少,总计约占3%。正十六烷在水稻体内主要以结合残留态存在,大约占植物体总14C的98%,石油醚、乙醚和乙醇等有机溶剂可提取部分大约占2%。正十六烷进入水稻系统后,经历时间愈短,结合残留态愈少,溶剂可提态愈多。在石油醚提取液中,R值大于正十六烷的极性代谢物占2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