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噻吩磺隆可湿性粉剂在小麦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赵佳;杨仁斌;罗惠莉;唐贞;祁礼
  • 单位1:湖南农业大学农业环境保护所
  • 职称:讲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农药学;残留动态;噻吩磺隆;小麦;土壤;高效液相色谱
  • 起始页:22
  • 总页数:4
  • 刊名:安全与环境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2001
  • 主办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 主编:冯长根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 邮编:100081
  • 电子信箱:aqyhjxb@263.net;aqyhjxb@bit.edu.cn
  • 网址:http://www.aqyhjxb.com.cn/;aqyhjxb.periodicals.net.cn/
  • 卷:10
  • 期:6
  • 期刊索取号:P875.066 201
  • 数据库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为了解噻吩磺隆使用后在小麦及其环境中的残留情况,采取振荡提取、固相萃取净化和高效液相色谱残留检测方法,测定了田间施药条件下噻吩磺隆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其最终残留情况。结果表明,噻吩磺隆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在0.01253~5.025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0.9997。在土壤、小麦植株和籽粒上该农药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7.57%~90.70%、89.39%~95.90%、84.17%~89.32%,满足残留检测的要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噻吩磺隆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4.62~5.33d和7.70~9.90d;按推荐剂量施药,成熟时收获的小麦籽粒中噻吩磺隆的残留量均为未检出。研究表明,该药属易分解农药(Td<30d),按推荐使用剂量使用是安全的。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