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造山带与川西前陆盆地耦合关系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杨长清;刘树根;曹波;李书兵李□
  • 单位1: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单位2: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出生年:1965
  • 学历:博士
  • 职称:高级工程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盆山耦合;构造演化;油气成藏;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
  • 起始页:471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科技项目(GJ-82-0715)
  • 刊名: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60
  •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 主编:刘家铎
  • 邮编:610059
  • 卷:35
  • 期:4
  • 期刊索取号:P206.6 228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以盆地构造-沉积分析为手段,研究了印支期以来川西前陆盆地与龙门山造山带的耦合关系,探讨了川西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认为龙门山造山带是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多期、多类型推覆叠加而形成的复杂地质体,因而造成川西前陆盆地经历了前陆、坳陷、再生前陆的沉积充填过程;该区盆山耦合模式主要为剖面上的前展式逆冲双重构造,平面上表现为NE构造带和近EW向的横断层;造山带和盆地的共同演化不仅形成了多套烃源岩,而且控制了油气保存与有效成藏区带。逆掩推覆带和前陆坳陷带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