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东部晚中生代盆地群构造层划分及构造沉积演化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和钟铧;刘招君;张晓冬;陈永成;董林森
  • 单位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构造层划分;构造沉积演化;成盆机制;晚中生代;黑龙江东部盆地群
  • 起始页:20
  • 总页数:8
  • 经费资助:国家油气专项(XQ-2004-07-03)
  • 刊名:世界地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82
  • 主管单位:中华人名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东北亚国际地学研究与教学中心
  • 主编:孙革
  • 地址:长春市西民主大街938号
  • 邮编:130026
  • 电子信箱:sjdz@jlu.edu.cn
  • 卷:28
  • 期:1
  • 期刊索取号:P250.6165
  • 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黑龙江东部盆地群包括现今残留的三江盆地、勃利盆地、鸡西盆地、虎林盆地和宁安盆地等根据地层间的不整合关系可将晚中生代盆地群划分为4个构造层,盆地演化经历了3次不同背景下的伸展阶段和3次构造反转:构造层I(绥滨组和东荣组)发育于SN向断陷槽内;构造层Ⅱ(滴道组、城子河组和穆棱组)发育于NF-NNF向的弧后伸展走滑环境;构造层Ⅲ(东山组)沉积时期,本区又发生一次伸展减薄裂解作用;而构造层Ⅳ(猴石沟组、海浪组、七星河组和雁窝组)则发育于NW-NNW向挤压环境,充填一套粗碎屑沉积、黑龙江东部盆地群的形成和演化受蒙古—鄂霍茨克海碰撞闭合的影响和东部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及若干外来地体的拼贴作用控制,其中太平洋板块向大陆俯冲引起的局部地幔对流和岩石圈显著减薄的拆沉事件是盆地形成的主要动力学机制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