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太湖湿地芦苇生物量与水深的动态特征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王丹;张银龙;庞博;徐明喜;苏莹莹
  • 单位1: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 出生年:1985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芦苇;生物量;水深;根冠比
  • 起始页:49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No.09KJA180002);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No.200904001-3)。
  • 刊名:环境污染与防治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79
  • 主管单位:浙江省环境保护厅
  • 主办单位: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 主编:金均
  • 地址:杭州市天目山路109号
  • 邮编:310007
  • 电子信箱:hkzzs@163.com
  • 网址:http://www.zjepc.com
  • 卷:32
  • 期:7
  • 期刊索取号:P875.2066 239
  • 数据库收录:中国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文摘数据库刊源;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刊源;《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英文版)刊源》
  • 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随着城市工业化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淡水湖泊的破坏越来越严重,部分湖泊水质污染严重,湿地面积锐减、功能退化。通过对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湿地整个生长季的芦苇群落的调查,分析芦苇生物量的季节分配规律及水深与芦苇根冠比、株高和密度的相互关系,为苏州太湖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芦苇地上生物量从2009年4月至2010年1月呈先增后减的趋势,10月下旬达到最大值((2219.46±280.86)g/m2);10月下旬的芦苇根冠比最高,达到了2.4,而4月底的芦苇根冠比最低(1.5);(2)季节性淹水区(简称SFF区)地上生物量明显高于干旱区(简称AF区),淹水区(简称FF区)居中;AF区根冠比稍高于FF区和SFF区;(3)10月下旬芦苇地下0~100cm深处根系生物量最高,达到了(5113.41±313.86)g/m2;地下50~70cm处根系生物量(质量分数为(28.33±4.15)%)明显高于20~40cm处根系生物量(质量分数为(19.85士1.59)%),而0~20、80~100cm处根系生物量质量分数较低,仅分别为(13.05±2.35)%和(15.87±3.52)%;(4)芦苇的根冠比及密度与水深呈反比,芦苇的株高与水深呈正比。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