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川西丹巴地区屠子沟金矿床金、银赋存状态及成因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肖渊甫;孙燕;熊发挥;牛刚;赵涵;赵志强
  • 单位1:成都理工大学
  • 出生年:1957
  • 学历:硕士
  • 职称:教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四川丹巴地区;磨子淘金矿床;赋存状态;成因
  • 起始页:1031
  • 总页数:8
  • 经费资助:国务院学位办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建设项目(编号:SZD0407)资助
  • 刊名:地质通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82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
  • 主编:肖序常
  • 电子信箱:dzhtb@265.net
  • 卷:29
  • 期:7
  • 期刊索取号:P251.141-2
摘要
磨子淘金矿床位于四川省丹巴县,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准地台西缘,松潘-甘孜造山带东缘,泥盆系危关组炭质千枚岩、板岩是主要的赋矿围岩。成矿过程分为沉积成矿期、热液成矿期和表生风化期,其中热液期是金的主要成矿期。通过显镬镜观察,扫描电镜、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矿物晶体化学式计算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了矿床中Au、Ag的赋存状态和主要载金矿物的恃征。金以裂隙金、包襄体金、粒间全为主,银主要以类质同像赋存于方同锆矿和硫盐矿物中,载金矿物黄铁矿生物结构发育,表明生物成矿作用是金矿床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矿体受特定层位和斯裂的控制,围岩蚀变强烈,根据矿床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赋矿围岩特征、构造控矿、层位控矿、矿物共生特点等分析结果,丹巴磨子沟金矿床为沉积-热液改造型金矿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