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东南部Gippsland盆地近海区二氧化碳储存潜力研究:以上Latrobe组地层为例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R.S.Roo
  • 译者:郭淑君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地质储存;Gippsland盆地;储层特征;岩土力学;水动力学;数值模拟;澳大利;亚温室气体技术合作研究中心
  • 起始页:80
  • 总页数:21
  • 刊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动态
  • 是否内版:是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4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 主编:郭建强
  •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七一中路1305号
  • 电子信箱:y_huiming@163.com;ffsgewei@yeah.net
  • 期:5-6
  • 期刊索取号:P490.6 144-27
摘要
研究二氧化碳的地下储存可以为减少温室气体排向大气层提供一个实用的方案。在储层条件下,二氧化碳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特征需要综合的储层特征研究和数值模拟,来识别临界的不确定因素,进而加强预测了解二氧化碳在地下的特征。本文对近海的Gippsland盆地中深部地层二氧化碳储存技术的评价进行了概述,主要介绍作为概念性注入目标层的始新世上Latrobe地层。建议的策略是,在朝东倾向的区域倾伏背斜的低构造处注入超临界的二氧化碳,造成的倾斜向上的二氧化碳沿着东北方向运移到Marlin/Turrum油田,而西-北西的二氧化碳沿着背斜轴向运移到Snapper油田。关键技术的不确定因素包括针对孔压增量的断层的岩土力学特征,以及被中深部地层内部或周围的含氢物改变了的水动力流体层的影响。建立一个多孔随机地质模型进行流动数值模拟。对以每年10Mt的速率,连续注入二氧化碳20年的情况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最终区域上二氧化碳的分布主要受区域底部的捕集构造控制,但地层结构和储层非均质性影响当地二氧化碳运移的路径以及向上运移的速度。几十年过后,二氧化碳在地层水中完全溶解之前,期望通过运移路,在采空的油气田中构造捕集二氧化碳。溶解是最重要的长期捕集(数千年)途径,但是,二氧化碳羽移动之后,构造捕集和残余气体捕集是短期(在几十年或几百年)捕集的重要途径。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