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为的主体抑或自觉的主体:对新闻策划论战的知识社会学透视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胡翼青;高小燕
  • 单位1: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出生年:1975
  • 学历:博士后
  • 职称:副教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新闻策划;公共关系;自为的;自觉的
  • 起始页:77
  • 总页数:6
  • 刊名: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 主编:李正元
  • 地址: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 邮编:430074
  • 电子信箱:xbsk@cug.edu.cn
  • 网址:http://xbsk.cug.edu.cn
  • 卷:10
  • 期:4
  • 期刊索取号:P603 208-4
  • 数据库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龙源期刊网;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RCCSE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湖北省优秀期刊
  • 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RCCSE核心期刊
摘要
10年前,我国新闻学界和业界曾掀起过一场有关“新闻策划”的激烈论战,学者们为了论证新闻策划是否能够成立,甚至争论到了新闻的内涵。然而几乎所有人都无视新闻策划背后的社会现实问题。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为了获得利益,媒体在两个方面高度注重新闻策划:其一是通过公关的新闻活动策划来直接获益;其二是通过策划选题的方式进行深度报道以吸引受众。这是一场意义深远的范式转型。然而由于知识主体仅仅将新闻学看作是一门规范性、对策性或应用性的学科,割断了新闻学与社会其他要素之间的关联,因此使这场讨论的意义大打折扣。只有吸取10年前那场论战的深刻教训,我们才能由一个自为的研究主体转变成为一个自觉的研究主体。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