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县紫金山碱性杂岩LA-ICP 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7
  • 作者:肖媛媛;任战利;秦江锋;曾震
  • 单位1: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83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紫金山碱性杂岩;锆石LA-ICP MS U-Pb年代学;富集地幔;鄂尔多斯盆地;构造热事件
  • 起始页:656
  • 总页数:8
  • 经费资助:本文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编号2003CB2146000)和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创新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XDCX 04-14)的成果。
  • 刊名:地质论评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36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 主编:任纪舜
  • 地址: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 邮编:100037
  • 电子信箱:georeview@cags.net.cn
  • 卷:53
  • 期:5
  • 期刊索取号:P206.8 208
摘要
本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晋西挠褶带临县紫金山杂岩体进行了锆石LA-ICP MS 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锆石LA-ICP MS U-Pb测得紫金山碱性杂岩的结晶年龄为138.3±1.lMa(MSWD=2.3,9个样品点);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套火成岩富碱(K2O+Na2O=8.60%~15.62%),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LREE、具有Eu正异常,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高Nb/Ta比值(16.85~18.19),表明岩石起源于交代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文章提出紫金山碱性杂岩可能是早白垩世华北克拉通大规模伸展背景下由交代富集地幔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该期岩石圈深部的强烈岩浆-热活动是鄂尔多斯盆地燕山晚期构造热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