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江牡蛎鳃细胞的原代培养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王彬;张其中
  • 单位1:暨南大学 水生生物研究所,热带亚热带水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水体富营养化与赤潮防治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85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近江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鳃细胞;组织块培养;胰酶消化
  • 起始页:1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6056,40976066)资助
  • 刊名:海洋科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77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编:侯一筠
  • 地址:青岛南海路7号
  • 邮编:266071
  • 电子信箱:pxzhang@ms.qdio.ac.cn
  • 网址:Http://159.226.158.205
  • 卷:34
  • 期:6
  • 期刊索取号:P226.06 449-22
  • 数据库收录: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 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摘要
采用改良的DMEM(HG)培养基,建立了近江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鳃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包括鳃组织块培养法和胰酶消化培养法。结果表明,组织块培养法接种6h后,细胞开始从组织块中迁出,细胞形态较小,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直径3~6μm。培养至3d时,细胞在组织块周围形成生长晕。培养至6d时可进行细胞传代,本次实验细胞已传至第6代。胰酶消化法接种约2h后,细胞逐渐贴壁,从形态上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小型细胞,形态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直径3~6um,数量多,增殖速度较快;另一类为大型细胞,形态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直径10~20μm,部分细胞内部含有颗粒,数量较少,增殖速度较慢。培养至2d时可进行细胞传代,传代培养物中的优势细胞皆为小型细胞。本次实验细胞已传至第6代。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