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高速公路边坡不同生物防护模式的土壤特性——以铜(川)—黄(陵)—延(安)高速公路为例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肖蓉;高照良;张兴昌;宋晓强
  • 单位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出生年:1983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高速公路;边坡生物防护;土壤理化特性;护坡模式;坡向;坡位
  • 起始页:79
  • 总页数:7
  • 刊名: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2003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 主办单位:中国水土保持学会
  • 主编:王礼先
  • 电子信箱:sbxh035@263.net
  • 网址:www.sbxh.org
  • 卷:7
  • 期:3
  • 期刊索取号:P396.06141-2
  • 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以陕西省铜川—黄陵—延安高速公路(简称铜延高速公路)为例,选取不同防护模式(穴状整地植草模式、挂网喷播植草模式、骨架植草模式)下有代表性的18个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边坡土壤特性数据的处理分析,发现:1)铜延高速公路边坡干旱缺水,肥力匮乏,有机质和全氮处于极缺乏和缺乏等级,速效磷处于中等等级,平均含量为16.2mg/kg;2)土壤水分、土壤养分以及植被盖度均表现为阴坡>阳坡,而土壤密度则是阳坡>阴坡;土壤水分含量呈现下坡位>上坡位>中坡位规律,土壤养分含量呈现从上坡位到下坡位逐渐升高,有自上而下累积的趋势,植被盖度呈现明显的分层现象,表现为下坡位>上坡位>中坡位;3)3种护坡模式中,骨架植草模式涵养水分能力最强,其次是穴状整地植草模式,最后是挂网喷播植草模式;4)水分是黄土高原地区高速公路边坡防护成功与否的关键因子,另外施加有机肥和氮肥,保护和收集表层土,增施磷肥以及合理确定边坡坡度和斜面长对边坡的保水保肥性和稳定性意义重大。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