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边坡植被特征分析及护坡模式优化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肖蓉;高照良;宋晓强;张兴昌;杨永峰
  • 单位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 单位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出生年:1983
  • 学历:硕士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高速公路;生态防护模式;植被特征;植被组合
  • 起始页:90
  • 总页数:5
  • 经费资助:陕西省水土保持局“线状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示范推广研究项目”资助
  • 刊名:水土保持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7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土壤学会;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
  • 主编:雷廷武
  • 卷:23
  • 期:2
  • 期刊索取号:P396.06144
  • 数据库收录:被英国的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数据库收录;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被《中国农业资源环境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林业文摘》《环境科学文摘》《中国地理科学文摘》等本学科权威性文摘收录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选取铜川至黄陵至延安高速公路(简称铜延高速公路)不同防护模式下的18个边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边坡植被特征。结果表明:(1)3种模式下,边坡的植被总盖度均大于60%,边坡的物种丰富度很低,物种数最多只有17种,Shannon-Weaner指数最高为0.85。(2)坡向和坡位对边坡植被的生长影响很大,植被盖度呈现阴坡>阳坡,下坡位>上坡位>中坡位。(3)现有的“苜蓿十柠条”和“小冠花十柠条”等植被组合呈现剧烈的种间竞争。(4)综合植被生长状况、物种丰富度及坡向坡位的影响,表现最好的是骨架植草模式,其次穴状整地植草模式,最差的是挂网喷播模式;物种组合“小冠花十柠条”最优,“苜蓿十柠条”其次,“苜蓿十黑麦草”最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