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不同气候带水稻土有机碳δ13C及胡敏酸结构特征变化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慈恩;杨林章;施林林;殷士学
  • 单位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单位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生年:1981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水稻土;有机碳;δ13C;粒级;胡敏酸;红外光谱
  • 起始页:78
  • 总页数:7
  • 经费资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5CB1211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335047)资助
  • 刊名:土壤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48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土壤学会
  • 主编:蔡祖聪
  • 电子信箱:E-mail:actapedo@issas.ac.cn;E-mail:journal@mail.sciencep.com
  • 卷:46
  • 期:1
  • 期刊索取号:P390.66107
摘要
选取位于吉林龙井、河南封丘、浙江慈溪和江西进贤的4种水稻土剖面,分析比较了不同气候带水稻土剖面和各粒级复合体的有机碳及其δ13C值的分布特征,探讨了不同水稻土胡敏酸结构和功能基团构成的差异,旨在为深入研究水稻土有机碳动态变化和运转机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气候带水稻土剖面中,有机碳δ13C值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升高;样点位置愈往北,水稻土表层有机碳δ13C值愈高。各样点水稻土表层有机碳主要集中在<10μm复合体部分,其有机碳分配系数均大于50%。水稻土不同粒级复合体δ13C值随着粒级的减小不断升高,高δ13C的老碳在细粒中富集;水稻土表层<10μm复合体中有机碳的降解程度为:封丘>慈溪>进贤>龙井。各样点水稻土胡敏酸结构大致相似,封丘和龙井的水稻土胡敏酸含有较多C=O基团,氧化程度较高,另外,其胡敏酸的芳化度和聚合程度也高于慈溪和进贤的水稻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