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上寒武统—下奥陶统白云岩储层中两类白云石充填物:特征与成因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张军涛;胡文瑄;钱一雄;王小林;朱井泉;张洪安;苏娟;吴仕强
  • 单位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81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鞍状白云石;菱形白云石;上寒武统—下奥陶统;中央隆起区;塔里木盆地
  • 起始页:957
  • 总页数:10
  • 经费资助: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编号:2005CB422103)资助。
  • 刊名:沉积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3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 主编:孙枢
  • 电子信箱:cjxb@ ns.lzb.ac.cn
  • 卷:26
  • 期:6
  • 期刊索取号:P371.066243
摘要
在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下古生界白云岩储层中的白云石充填物从形态上可分为菱形和鞍状两类,它们具有不同的岩石学特征,菱形白云石内部结构简单均一,而鞍状白云石内部结构比较复杂,由内核、环带和外缘三部分组成。地球化学组成分析表明,菱形白云石可能形成于成岩作用的早期,成岩物质可能来源于改造的海水,其沉淀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过程,后期仅少量受到富铁流体的改造。而鞍状白云石的形成则可能与断裂诱发的深部热流体活动密切相关,其物质可能来源于深部热液在运移过程中对围岩白云石的溶解,鞍状白云石内部复杂的结构可能反映了断裂的幕式活动。因此,两类白云石充填物反映了不同的成岩流体环境,特别是鞍状白云石很可能是热液溶蚀作用发生的重要标志。在白云岩储层研究中,今后需要进一步深入详细分析充填物的产状、充填作用发生的时间和机制,对于研究分析白云岩储层形成机制和储层预测都有重要意义。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