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地下水交互带内砷及金属的自然衰减过程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冯丹;滕彦国;张琢;王金生;郑洁琼
  • 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 出生年:1984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自然衰减;金属;砷;吸附作用;氧化还原作用;生物转化
  • 起始页:456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编号:NECT20090230);“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编号:2009ZX07419-003);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编号:201009009)。
  • 刊名:地球与环境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73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主编:欧阳自远
  • 地址:《地球与环境》编辑部
  • 邮编:550002
  • 电子信箱:dqyhj@mails.gyig.ac.cn
  • 卷:38
  • 期:4
  • 期刊索取号:P206141-16
  • 数据库收录: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收录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在简单介绍污染物自然衰减作用定义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河水—地下水交互带内As和以矿山废水为来源的金属污染物的自然衰减行为:主要包括吸附作用,氧化还原作用,生物转化作用等。其中详细介绍了金属Fe、Al的氢氧化物/氧化物对As化合物和其他金属如Cd、Cu和Zn等的吸附作用;Ca2+、Fe2+、磷酸盐、重碳酸盐等阴阳离子和天然有机质对吸附作用的影响;金属微生物氧化还原作用以及微生物作用下As(Ⅴ)与As(Ⅲ)的相互转化过程。研究发现,阳离子可以增强金属的吸附作用,阴离子主要是参与竞争吸附;天然有机质对金属吸附过程的抑制作用阻碍金属的固定;交互带内氯化还原条件的变化可以引起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微生物催化还原不利于As的自然衰减。最后指出目前河水-地下水交互带内金属污染物衰减过程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