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铸造微孔镍基单晶合金蠕变损伤和裂纹萌生的模拟计算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温志勋;侯乃先;岳珠峰
  • 单位1:西北工业大学
  • 出生年:1982
  • 学历:博士后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镍基单晶合金;CT试样;孔洞;蠕变损伤;裂纹形核
  • 起始页:1912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05143,5077518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90461310);“863”计划(2009AA042418)项目资助
  • 刊名: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 主编:殷为宏
  • 电子信箱:rmme@c-nin.com
  • 网址:http://www.rmme.ac.cn
  • 卷:39
  • 期:11
  • 期刊索取号:P822.06141-1
  • 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收录刊物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材料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物理学核心期刊
摘要
基于镍基单晶合金蠕变变形过程中的细、微观组织结构变化及损伤特点,建立了考虑材质劣化和孔洞损伤的双参数蠕变损伤本构方程。利用所建模型对裂纹前缘含铸造缺陷(孔洞)的镍基单晶合金紧凑拉伸(CT)试样蠕变损伤和裂纹萌生进行了模拟计算,并考虑了晶体取向偏差和随机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晶体取向和孔洞位置对试样蠕变损伤和裂纹萌生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当孔洞距切口根部距离较近时,裂纹形核于切口附近的孔洞表面,裂纹形核时间较短;孔洞距切口根部距离较远时,裂纹形核位置位于切口表面,具体位置取决于试样的晶体取向,裂纹形核时间较长。随着加载轴晶体取向偏角的增大,裂纹形核时间明显缩短,其分散性加大,最大有34.7%的变化幅度;试样在2个不受控的晶体取向变化时,在偏角为45°和80°出现极值,裂纹形核时间最大偏差达3倍。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