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地区中元古代蓟县纪沉积相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黄秀;周洪瑞;王自强;陈瑞保;张钊;郭辉;王世炎
  • 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
  • 出生年:1981
  • 学历:硕士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豫西地区;中元古代;蓟县纪;单因亲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沉积相
  • 起始页:589
  • 总页数:10
  • 经费资助: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矿产重大科技攻关招标项目(豫财招财购[2006]264号)资助
  • 刊名:古地理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99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 主编:冯增昭
  • 地址:北京市学院路20中国石油大学
  • 邮编:100083
  • 电子信箱:Jpalaco1999@163.com
  • 卷:10
  • 期:06
  • 期刊索取号:P516-066162
  • 数据库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豫西地区中元古界蓟县系分布较广泛,剖面完整,是华北地台蓟县系出薄最好的地区之一。在研究和分析121个茸头剖面的岩性、沉积构造及组合特征等各种定性及定量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冯增昭教授倡导的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编制出豫西地区中元古代蓟县纪早期、中期和晚期的各类单因亲图件和沉积相图。这种定量的沉积相研究方法在豫西地区还是首次应用。在蓟县纪早期,豫西地区主要是无障壁海岸相和浅海相,其中在卢氏一案川地区主要为阵壁海岸相。蓟县纪中期的沉积相与早期相似,但在卢氏—栾川地区由障壁海岸相演变为碳酸盆岩局限台地相。蓟县纪晚期的沉积相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嵩山—箕山地区由古陆演变为河口清相,确山地区为障壁海岸相,卢氏—栾川地区的碳酸盐岩局限台地相和其他地区的滨海相变化不大。从藓县纪早期到蓟县纪晚期是一个海域范围逐渐扩大的海侵过程。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