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杂草型退化草地植被群落特征的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4
  • 作者:赵成章;樊胜岳;殷翠琴;贺学斌
  • 单位1: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 出生年:1968
  • 学历:博士
  • 职称:副教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毒杂草型退化草地;植被群落结构;特征
  • 起始页:507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创新工程项目(CASX21002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48700)资助
  • 刊名:中国沙漠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2007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主编:王涛
  • 地址:北京市东黄城根北街42号
  • 邮编:100717
  • 卷:24
  • 期:4
  • 期刊索取号:P\222.06\141-1
  • 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摘要
在以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侵人为主要特征的退化草地上,按狼毒盖度将草地划分为5个类组:I类组(狼毒分盖度0~19%)Ⅱ类组(狼互分盖度20%~39%)、Ⅲ类组(狼毒分盖度40%~59~)、Ⅳ类组(狼毒分盖度60%~79%)、Ⅴ类组(狼毒分盖度80%~95%)。对各类组天然草地退化过程中植被的组成、作用及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针茅和扁穗冰草为优势种的山地草原,植被群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由于放牧强度的加大,改变了群落中植物间竞争格局,狼毒凭借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植物间的竞争能力,个体数量及其在群落中的作用加强。伴随着狼毒分盖度的增加,针茅和扁穗冰草的地上生物量、密度、盖度和重要值明显下降,狼毒的相对值呈上升趋势。草地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随狼毒生物量的增加呈现出由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化趋势,Simpson优势度指数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植物群落主要种的优势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狼毒由伴生种成为优势种,天然草原退化成狼毒为优势种的植被类型。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