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同沉积逆断层控制下的输导系统特征及其勘探意义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李鹤永;刘震;张延华;杨雪峰;陈艳鹏
  • 单位1: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 单位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74
  • 学历:博士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生长逆断层;“F”型输导系统;运移模式;柴达木盆地
  • 起始页:1
  • 总页数:5
  • 经费资助: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03-K08)资助
  • 刊名: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主管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 主编:屈展
  • 地址:西安市南郊电子二路18号
  • 邮编:710065
  • 电子信箱:xbzr@xsyu.edu.cn
  • 卷:24
  • 期:2
  • 期刊索取号:P613.066 209
  • 数据库收录: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美国《石油文摘》(PA)源期刊;2000年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2000年荣获“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2年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类优秀期刊”;2004/2005年获陕西省科技期刊学术类优秀奖;2005/2006年获陕西省科技期刊学术类优秀奖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针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简称柴西南区)独特的地质条件和成藏特征,提出了生长逆断层控制下的“F”型输导系统.通过分析生长逆断层对构造、沉积及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阐述了此类输导系统形成机制、组成特征及其控油意义.认为“F”型输导系统主要由生长逆断层和侧向展布的砂体构成,砂体位于逆断层的上盘,紧靠断层发育;生长逆断层是主要的输导体,油气以垂向运移为主,侧向运移为辅.“F”型输导系统及“F”型运移模式是柴西南区生长逆断层控制的构造油气藏成藏的主要通道和运移方式.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