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含油气盆地运聚单元石油资源丰度及其预测模型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6
  • 作者:柳广弟;胡素云;赵文智
  • 单位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61
  • 职称:教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石油资源丰度;运聚单元;资源评价
  • 起始页:759
  • 总页数:4
  • 刊名:石油勘探与开发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74
  •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编:戴金星
  • 地址:北京市学院路20号主楼429室
  • 邮编:100083
  • 电子信箱:skykeg@petrochina.com.cn
  • 卷:33
  • 期:06
  • 期刊索取号:P613.06167-9
  • 数据库收录:美国工程新奇公司(Ei)收录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Mi)收录期刊;美国地址参考(Geo-Ref)收录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美国科学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石油论文(CPA收录期刊)
  • 核心期刊:2003年度“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对中国松辽、渤海湾、鄂尔多斯、塔里木、准噶尔和吐哈等盆地石油资源丰度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运聚单元石油资源丰度有很大差异。高丰度运聚单元的石油资源丰度大于30万t/km2,而特低丰度运聚单元的石油资源丰度则小于5万t/km2。潜山型运聚单元、古近纪断陷盆地陡坡构造型运聚单元和古近纪断陷盆地中央构造型运聚单元的石油资源丰度最高,而古生代残留盆地构造型运聚单元的石油资源丰度最低。运聚单元的石油资源丰度主要与有效烃源岩的生油强度、储集层的发育程度、圈闭的发育程度以及上覆地层的区域不整合个数有关。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石油资源丰度与上述地质因素的统计关系,这一定量的统计模型可以用于对评价区运聚单元石油资源丰度的预测。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