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固山淡水潮汐湿地土壤对铜(Ⅱ)和铬(Ⅵ)的吸附特征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7
  • 作者:韩建刚;朱咏莉;刘洋;钱程;胡静;闫明;储金宇;吴春笃
  • 单位1:江苏大学环境学院
  • 出生年:1976
  • 学历:博士
  • 职称:讲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淡水潮汐湿地;Cu(Ⅱ);Cr(Ⅵ);等温吸附模型;北固山
  • 起始页:356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 07 KJB610017);江苏大学高级人才专项基金(06JDG031);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2003 AA601100-3);江苏大学科研创新立项(05 A032,05A034)资助。
  • 刊名:湿地科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2003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编:陈宜瑜
  • 地址:长春市蔚山路3195号
  • 邮编:130012
  • 电子信箱:wetlands@neigae.ac.cn
  • 卷:5
  • 期:4
  • 期刊索取号:P224.06 141
摘要
以长江河口地区北固山淡水潮汐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一次平衡法研究了生长有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虉草(Phalaris armdinacea)植物的湿地土壤和边滩裸地对重金属Cu(Ⅱ)和Cr(Ⅵ)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湿地土壤对CU(Ⅱ)的吸附受到植物类型与温度变化效应的交互影响。20℃时,生长有芦苇的湿地土壤对Cu(Ⅱ)的吸附量最大,生长有□草的湿地土壤次之,边滩裸地最小;当温度的升高至30℃时,上述差异明显减小。对以阴离子形式存在的Cr( Ⅵ)而言,湿地土壤和边滩裸地对其吸附量的植物类型差异性不明显。当温度从20℃升高至30 ℃时,湿地土壤和边滩裸地对Cu(Ⅱ)、Cr(Ⅵ)的吸附量都减小,反映出研究区湿地土壤对两种重金属的吸附机制表现为化学吸附作用较弱,物理吸附作用相对较强,吸附呈放热过程。Freundlich方程是描述淡水潮汐湿地土壤Cu(Ⅱ)、Cr(Ⅵ)等温吸附的最佳模型,方程中常数n和k的大小能够体现吸附过程中存在的植物类型与温度变化影响效应,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吸附的过程。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