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日本地区地壳P、S波速度结构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孙安辉;赵大鹏;池田伦治;陈顶;山田朗;陈棋福;大野裕记;西坂直树
  • 单位1: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 单位2:Department of Geophysics,Tohoku University
  • 出生年:1979
  • 学历:在读博士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地震层析成像;地壳三雏结构;泊松比;西南日本
  • 起始页:1013
  • 总页数:10
  • 经费资助: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研究费(Kiban-A17204037);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0207690213)和青年基金(02067108)联合资助。
  • 刊名:地球物理学进展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6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主编:刘光鼎
  • 地址:北京市9825信箱
  • 邮编:100029
  • 电子信箱:prog@mail.igcas.ac.cn;geophys@163.com
  • 网址:http://www.progeophys.cn
  • 卷:23
  • 期:4
  • 期刊索取号:P260.6208-1
  • 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路核心期刊
摘要
选用密集的高精度地震台同Hi-net2002~2004年记录的836个地震事件的23,895条P波和21,969条S波的到时资料,计算得到了日本西南地区水平分辨率约33km,垂直分辨率4~15km的三堆地壳P凌和S波速度结构,井进一步获得泊秘比分布,研究表明,在大山火山下存在显著的低速异常,表明该火山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活火山,速度异常图像清楚地显示了菲律宾板块俯冲至西南日本地区下,其上方存在的低速高泊松异常表明可能有流体的存在,分析得出可能来自板块俯冲过程中的脱水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流体在地震孕育及触发的过程中可能起的重要作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