坳陷型湖盆层序地层特征与隐蔽油气藏勘探——以松辽盆地为例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3
  • 作者:袁选俊;薛良清;池英柳;陈章明;渠永宏
  • 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
  • 单位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出生年:1963
  • 学历:硕士;博士生
  • 职称:高级工程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坳陷型湖盆;层序地层;隐蔽油气藏;松辽盆地;勘探
  • 起始页:11
  • 总页数:5
  • 经费资助: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攻关项目“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学技术方法研究”(No.010203-4)的部分成果。
  • 刊名:石油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0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学会
  • 主编:杨茁
  • 电子信箱:syxb-b@email.hq.cnpc.com.cn
  • 卷:24
  • 期:3
  • 期刊索取号:P452.06141
  • 数据库收录:美国的《石油文摘》(PA)、《化学文摘》(CA)、《Ei Page One数据库》、《地质学题录与索引》(BIG)、《GEOREF数据库》、俄罗斯的《文摘杂志》、日本的《科学技术文献速报》、《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石油文摘》、《中国地质文摘》等
摘要
坳陷型湖盆沉积的陆源碎屑沉积物由湖盆四周的河流和冲积扇供给,三角洲沉积集中于一个或多个沉积中心。湖盆由水退与水进沉积层段交替充填。最大洪泛期沉积的湖相泥岩为坳陷型盆地重要的生油岩和区域性封盖层。2个最大洪泛期沉积的湖相泥岩所夹持的砂岩体是寻找隐蔽油气藏的最主要目标。在2个最大洪泛期之间,存在着湖平面升降变化的多次一级旋回。这种频繁的湖平面升降与沉积物供应速率的变化,导致岸线的迁移与三角洲朵叶体的摆动,使得大型三角洲前缘相带成为岩性油气藏发育的有利地区。坳陷型湖盆中发育的隐蔽油气藏,大都具有面积大、渗透率和储量丰度低的特点,但有构造背景配合,就可以形成富集高产区块。松辽盆地下白垩统青山口组、姚家组、嫩江组合油层段为这种油气藏的一个典型实例。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