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漏失性碳酸盐岩气藏钻井完井损害模式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刘大伟;康毅力;雷鸣;李大奇
  • 单位1: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单位2: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博士工作站
  • 出生年:1980
  • 学历:博士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碳酸盐岩;裂缝;漏失;损害模式;屏蔽暂堵
  • 起始页:9
  • 总页数:4
  • 经费资助:国家重大专项“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保护技术配套”(2008ZX05049-03-03)和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基金项目(07ZQ026-113)。
  • 刊名:钻采工艺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78
  •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四川石油管理局
  • 主办单位:四川石油管理局钻采工艺技术研究院;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采气工程研究院
  • 主编:韩烈祥
  • 地址:四川广汉中山大道南二段
  • 邮编:618300
  • 电子信箱:zcgy2288@sina.com
  • 网址:www.chinainfo.gov.cn/periodical
  • 卷:32
  • 期:5
  • 期刊索取号:P714.06 999-3
  • 数据库收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美国石油文摘化学文摘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石油文献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 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碳酸盐岩油气藏一直是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然而漏失造成的储层损害极大地阻碍了碳酸盐岩储层的及时发现、准确评价和高效开发。以川东北雷口坡组、嘉陵江组、飞仙关组、长兴组碳酸盐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对工区储层钻井完井液漏失储层损害模式进行了详尽探讨。工区碳酸盐岩储层多产层多压力系统、裂缝发育、高含硫化氢与二氧化碳,漏失时有发生,储层损害严重。漏失对储层的损害宏观上包括层内损害模式和层间损害模式,层内及层间损害模式可进一步细分为独立裂缝、裂缝网络、裂缝溶洞、溶洞裂缝复合等四种基本模式。针对储层地质特征及漏失损害模式,提出了屏蔽暂堵技术预防储层漏失和保护储层技术,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