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东泰钾盐矿床地球化学及其沉积后变化初步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张西营;马海州;谭红兵;高东林;李斌凯;王明祥;唐启亮;袁小龙
  • 单位1: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盐湖资源与化学重点实验室
  • 单位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生年:1977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职称:助理研究员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地质学;盐体几何形态;微量元素Br和K;Br×1000/Cl系数;沉积后变化;老挝东泰钾盐矿床
  • 起始页:713
  • 总页数:9
  • 经费资助: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903014和40603007);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YW-344)的 联合资助
  • 刊名:矿床地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2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矿产资源研究所
  • 主编:毛景文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路26号
  • 邮编:100037
  • 电子信箱:minerald@163.net
  • 网址:http://www.kcdz.ac.cn/
  • 卷:29
  • 期:4
  • 期刊索取号:P410.6967
  • 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呵叻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钾盐沉积矿床分布区之一,研究区位于呵叻高原北部的沙空那空盆地东部边缘,钻探资料揭示该地区钾盐资源相当可观。该含盐建造包含上、中、下3个盐段,每个盐段都由一套蒸发岩-碎屑沉积旋回组成,钾盐层主要赋存于下盐段上部。剖面和地层学分析表明,研究区盐构造类型为低结构低成熟度的盐背斜构造,盐体几何形态为一低结构低成熟度的盐背斜,盐背斜轴部矿层厚度较两翼矿层厚得多。岩盐中微量元素Br、K含量及Br×1000/Cl系数的变化指示成盐卤水经过了阶段性的浓缩和淡化过程,并且成盐作用越来越弱。ZK04孔较低的Br含量[w(Br)=18×10-6]表明下膏盐层在成盐过程中受到了非海相流体的影响。中膏盐层基底石盐中高K低Br特征表明,下膏盐层残余高浓度卤水影响了其成盐过程,并且该基底石盐很可能又经历了溶解和重结晶过程。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