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嫩平原农牧渔交错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为例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魏文侠;王衍臻;陈秀万;江淼;李立平
  • 单位1: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
  • 单位2: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 出生年:1973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农牧交错区;生态敏感性评价;RS;GIS
  • 起始页:370
  • 总页数:7
  • 经费资助:黑龙江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松嫩草地景观-植被-土壤的耦合机制与精准生态恢复研究(ZJN0502-02)。
  • 刊名:地球信息科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96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主编:陈述彭
  • 地址: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 邮编:100717
  • 电子信箱:sxfu@lreis.ac.cn
  • 网址:http://dqxxkx.periodicals.net.cn/
  • 卷:10
  • 期:3
  • 期刊索取号:P626.06 208-1
  • 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刊
  • 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生态敏感性评价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治理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和科学价值。本论文在RS、GIS技术支持下,采用ETM影像、土壤分布特征以及其他相关地理信息,选用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程度、土地利用现状等作为生态敏感性评价的主要因子,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建立生态敏感性评价模型,对农牧渔交错区(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为例)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的研究。该文的研究结论是:低度生态敏感区以湿地生态系统和湖泡生态系统为主,包括生态状况维持较好的草原区域,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强;中度生态敏感区以农田、草原复合生态系统为主,具有一定的生态恢复能力,能抵抗适度的人为扰动;高度生态敏感区以沙土农田、沙地草原以及湖泡周围的盐碱地生态系统为主,自我调节能力弱,相对稳定性较差。本文研究表明,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影像信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空间分析方法进行区域的生态敏感性评价,具有实际可操作性,评价结果合理可靠,可以为区域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