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6SrRNA序列初步探讨贻贝属的系统发育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沈玉帮;李家乐;牟月军
  • 单位1:上海海洋大学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 出生年:1981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贻贝属;16SrRNA;系统发育;单倍型
  • 起始页:50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国家“863”计划项目(2006AA10A410);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资助项目(Y1101);上海市优青项目(B-8101-06-15)
  • 刊名:海洋科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77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编:侯一筠
  • 地址:青岛南海路7号
  • 邮编:266071
  • 电子信箱:pxzhang@ms.qdio.ac.cn
  • 网址:Http://159.226.158.205
  • 卷:33
  • 期:12
  • 期刊索取号:P226.06 449-22
  • 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摘要
通过比较贻贝属5个物种包括中国的两种贻贝的线粒体16SrRNA基因部分序列,来初步确定它们的系统发育关系和了解中国沿海两种贻贝的遗传多样性情况。以Perna viridis为外群,采用NJ法和MP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系统发育分析表明,5种贻贝(Mytilus californianus,M.corcuscus,M.galloprovincialis,M.edulis,M.trossulus)在系统树上依次进行分叉,呈放射状。M.calilfornianus最为原始,M.corcuscus次之。每一个贻贝物种都形成单系。其中,M.edulis和M.trossulus是非常相似的,M.corcuscus和M.cail-ornianus的亲缘关系近。同时发现,我国沿海分布的紫贻贝(M.galloprovincialis)和厚壳贻贝(M.corcus-cus)的遗传多样性都较高,但厚壳贻贝的遗传多样性要低于紫贻贝,可能是由于厚壳贻贝过度被渔民开采等导致厚壳贻贝群体大小降低的缘故。这里系统发育分析为将来进行物种进化、迁移和育种方面的比较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