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石油地质学中天然裂缝系的定量分析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1991
  • 作者:J·H·Howard;RichardNolen-Hoeksema
  • 译者:何成效
  • 语种:中文
  • 起始页:69
  • 总页数:9
  • 刊名: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 是否内版:是
  • 刊频:季刊
  • 主办单位:四川省石油管理局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红星路一号桥
  • 期:02
  • 期刊索取号:P613.06125
摘要
笔者提出了一种从裂缝系的小岩样中测量裂缝来计算裂缝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方法。首先,依据收集的样品将裂缝系划分成若干小域,测量出样本中裂缝的长度、宽度和数量,然后归纳出其密度和分布曲线,再以蒙特卡洛法用这些原始资料计算出各小域的裂缝孔隙度和渗透率,并得出其相应的密度和分布曲线。最后,将各小域的计算结果表示在图中或剖面图上,从而表示出整个裂缝系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的空间变化。通过与已有文献报道的裂缝孔隙度和渗透率计算值和三个裂缝性储层资料的比较,对本方法作了评价。与文献中报道的数值对比,指出了该方法的适应范围、分布曲线形式和有代表性的裂缝孔隙度值。该方法在具体储集层中的应用表明,用任何方法计算裂缝孔隙度都很困难。但这些应用也表明,裂缝数量极少的裂缝性储集层(如裂缝孔隙度远小于0.1%),仍可以通过岩心实测并计算有效裂缝性储层的裂缝孔隙度来认识它,尽管有时使用的岩心并不多。可是对裂缝性储层来说,虽然对单一样木的计算不很合理,但用样本计算的裂缝渗透率比用油藏工程法获取的值要大些。这些差别一部份可能是由于地下应力和裂缝被充填造成裂缝减小,然而,一部份一定是样木渗透率与裂缝性储层总渗透率之间在概念上的差别。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