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Imini锰矿(白垩纪)地下水混合成因模型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1986
  • 作者:Eric;R.Force;William;Back;Elliott;C.Spiker和L.Paul;Knauth
  • 译者:王声远
  • 语种:中文
  • 起始页:28
  • 总页数:12
  • 刊名:经济地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半季刊
  • 卷:81
  • 期:1
  • 期刊索取号:P40678081/1
摘要
位于摩洛哥Atlas山脉南麓的Imini矿床系由三层氧化锰矿石所组成。这些锰矿层含于厚10米轻微变形的白云岩系中,其时代属森诺曼-土仑期(晚白垩世)。含矿白云岩呈块状,具糖粒结构和渗透性。白云石呈近于自形的菱面体。矿层每层厚约1米,几乎全部为软锰矿和锰钡矿族矿物连晶(BaO高达11%,PbO达28%)组成,具扁平晶洞构造。溶蚀塌陷角砾岩覆盖于矿层之上。角砾岩含白云岩碎屑、羟黑锰矿(Mn、Fe氧化物)和白云石构成的基质以及软锰矿-锰钡矿-方解石胶结物。矿石、溶蚀塌陷角砾岩和重结晶粗粒纯白云岩分布一致,构成一条宽仅400-1000米,长达25公里沿NFF-SWW方向延伸的带。
    
     矿床的成岩特征包括白云岩的重结晶结构、矿石的扁平晶洞构造、溶蚀塌陷角砾岩及与其伴存的由不溶残余物构成的褶纹纹理、化石被锰氧化物交代以及含有包体的带状燧石结核。这些特征一致表明了如下的矿物共生顺序(由老而新):(1)原始的碳酸盐沉积,(2)白云石-羟黑锰矿,(3)锰钡矿-软锰矿-燧石-方解石。
    
     成岩作用的时代大约为晚白垩世,发生于地下淡水和咸水的混合带。在这种环境中生成的类似(然而不含锰矿床)成岩序列已有不少报导。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和燧石的氧同位素组成表明,在成岩过程中新鲜大气成因地下水的比例逐渐增加。海平面的下降使混合带占据碳酸盐系的不同层位,从而使原生钙质碳酸盐岩石转变为具有燧石结核的白云岩。
    
     贫氧海水不仅在森诺曼-土仑期(Atlas湾)的沉积盆地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分布。这是造成锰沉积的关键,因为贫氧条件使锰的溶解度大为提高。关于锰的沉淀机制,本文提出了两种混合带模型。其中之一认为有一种原始含锰沉积物沉积于贫氧海盆边缘。这些沉积物后来在混合带的成岩过程中发生重结晶。另~种模式认为贫氧的地下盐水将锰携带至混合带而直接沉淀。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