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东北陆缘过渡性地壳的地震成像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Tan K.Wang;Ming-Kai Chen;Chao-Shing Lee;Kanyuan Xia
  • 译者:薛彬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高速层(HVL);岩浆上涌;海底地震仪;洋陆过渡带;被动张裂;海底扩张
  • 起始页:12
  • 总页数:16
  • 刊名:世界地震译丛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70
  • 主管单位:中国地震局
  •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编:陈运泰
  • 电子信箱:sjdzyclcl@yahoo.com.cn
  • 网址:http://www.sjdz.org.cn
  • 期:3
  • 期刊索取号:P263.062165
  • 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摘要
根据2001年8月台湾和中国大陆合作开展的深部地震调查,给出了横跨南海(SCS)东北部被动大陆缘的地壳构造。将一条NW-SE向剖面上的48道地震反射数据和11台海底地震仪的反射和折射的垂直分量数据整合在一起,依次得到了沉积层上部(1.6~2.4 km/s)、下部(2.5~2.9 km/s)、压实层(3~4.5 km/s)以及结晶地壳上部(4.5~5.5 km/s)、中部(5. 5~6.5 km/s)和下部(6.5~7.5 km/s)的成像。速度模型表明,压实沉积物的厚度(0.5~3 km)和基底变化很大,这是由于南海海底扩张以后的岩浆入侵和火成岩活动导致的。更进一步从模型中识别出,在南海东北部边缘下陆坡之下的洋陆过渡带(OCT)的上/中地壳(7~10 km厚)存在一些火山和火成岩,下地壳下面存在高速层(0~5 km厚)。还得到了南海东北部陆缘洋陆过渡带的西北为薄陆壳、东南为厚洋壳的影像。但是这些过渡性地壳不能归类为洋陆过渡带,这是由于它们的地壳厚度、有限的火山、岩浆体和高速层所决定的。紧邻重力低区和从台西南海盆延伸而来的沉陷带的陆壳拉伸可能是欧亚板块向马尼拉海沟下插的结果,而厚洋壳的形成则是由于南海海底扩张之后洋壳中过度的火山活动和后期的岩浆底侵作用所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