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农民自主合作的困境与逻辑——基于湖北Z村集体修路的个案考察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推进带来农村社会的变迁和转型。转型期农民心理的趋利化、知识农民的外流化、乡土秩序的作用惯性和自主合作治理权威的弥散化给农民自主合作供给公共产品带来困境。农民自主合作的进一步推进要注意农村社区转型的阶段性特征,有步骤、有区别的逐步推进。
        
引文
[1](美)曼瑟尔·奥尔森著,陈郁等译.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著.余逊达,陈旭东译.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3](美)罗伯特·D·帕特南著.王列,赖海榕译.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4]熊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分析与模式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2,(07).
    [5]赵春江.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基于集体行动理论视角的阐释[J].苏州大学学报,2007,(03).
    [6]宋辉,钟涨宝.农村文化与乡村秩序——走出集体行动的困境[J].农业考古,2008(03).
    [7]周生春,汪杰贵.乡村社会资本与农村公共服务农民自主供给效率———基于集体行动视角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2010,(03).
    [8]张克中,贺雪峰.社区参与、集体行动与新农村建设[J].经济学家,2008,(01).
    [9]雷智锋.村民自发提供公共产品的复杂集体行动——以X村修路事件为例[D].吉林大学,2008.
    [10]曹振伟.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集体行动与自组织发展研究[D].延安大学,2010.
    [11]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目录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