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分类评价
详细信息    :| 推荐本文 |
摘要
文章在资源评价和有利区优选的基础上,建立了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分类评价标准。确定孔隙度(Φ)大于3%,含气饱和度(Sg)高于30%,岩石骨架密度(DEN)低于2.7 g/cm~3,脆性指数(BI)高于40%时,对应含气量(Vt)高于1 m~3/t,可识别出储层与非储层,是有效储层识别的标准。采用地质工程一体化评价思路,选取含气量表征页岩储层物质基础,与孔隙度和有机质丰度正相关;选取脆性指数评价工程可压性,与硅质和碳酸盐岩含量正相关,明确了含气量和脆性指数可综合表征页岩储层地质和工程两方面特征。进一步将有效储层划分为三类:Ⅰ类储层含气量(Vt)高于4m~3/t,脆性指数(BI)高于50%;Ⅱ类储层含气量与脆性指数中任何一项低于4m~3/t或50%;三类储层含气量(Vt)介于1~4m~3/t,脆性指数(BI)为40%~50%。川南地区五峰组—龙一1亚段各小层品质较好,以Ⅰ、Ⅱ类储层为主,局部为Ⅲ类储层。采用该分类评价标准,评价水平井实际钻遇储层品质,Ⅰ类储层比例与气井测试产量、EUR间呈正相关,且当Ⅰ类储层钻遇率高于50%,气井测试产量超过15×10~4m~3/d概率达到92%,对应气井EUR在8000×10~4m~3以上,达到效益开发的要求。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