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部地质构造格局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
摘要
云南境内,红河断裂以西,主要由四条不同时代的板块缝合带为骨架,构成南北向、北北西—南南东向的条带状构造格局。由东向西依次为 红河缝合带为元古大洋向东俯冲于扬子陆块之下、于印支—燕山期再次强烈活动的构造推覆带,使扬子古陆早元古代变质岩推覆于其西的晚古生代地层之上。澜沧江缝合带为晚华力西—印支早期的一条板块缝合带,大洋向西俯冲于冈瓦纳古陆的藏滇微古陆之下,最后导致扬子古陆与藏滇古陆的碰撞。缝合带间主要分布石炭一二叠纪时的火山岛弧,其西缘发育碰撞型临沧花岗岩。金沙江缝合带是澜沧江缝合带晚期的次级俯冲带。北部,石炭纪时的沉积环境具洋盆性质,但剑川以南又与红河缝合带西侧的石炭一二叠纪裂陷槽相衔接。据此认为该缝合带可能是一条转换断层。早古生代时,红河缝合带与澜沧江缝合带之间为一冒地槽,洋盆向西迁移至澜沧江一带; 到晚古生代,已演化为地台沉积; 中生代时,则属地堑盆地,称兰坪—思茅中生代拗陷。澜沧江缝合带以西,无弧后盆地出现,而代之以弧后隆起及晚古生代时的裂谷; 更西之保山盆地属陆内长期坳陷之古生代盆地。怒江缝合带在西藏地区为侏罗纪时的拉张洋盆,于早白垩世合拢,蛇绿岩广泛出露,缝合带的特征较明显; 但向南延入云南,则表现不明显,可能具剪切并接性质。怒江缝合带以西的腾冲—盈江地区,变质基底广泛出露,燕山—喜山期地壳重熔花岗岩成带分布,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仰冲侧的酸性岩浆岩带。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