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水汽图像上两次暴雨过程的干、湿特征对比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2010年7月和2011年6月江南和华南地区出现了两次强降水过程,分别属于梅雨锋和季风槽暴雨过程.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AR/NCEP再分析资料和卫星水汽图像对比分析了这两次暴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暴雨过程的发生既有相似点,又有不同之处.水汽图像显示这两次暴雨过程中都有一条水汽带,暴雨云团均发生在水汽带中,并与低层850 hPaθse≥350 K脊轴近于重合.江南暴雨过程中水汽带的北部边界与700hPa的上升运动带、200hPa的辐散带和负涡度带近于平行,强对流云团与低层上升运动中心和高层的辐散中心大致吻合;而华南暴雨过程中并无明显此特征.位涡的分析表明在华南暴雨中暗区对应对流层高层的高位涡带,水汽带对应低位涡带;而在江南暴雨中,高位涡带与暗区的对应没有华南暴雨明显.水汽图像上的干、湿特征的异同与环境场不同密切相关.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