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油田高含水期单砂体刻画的实践与认识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魏兆胜鲍志东刘运成李迎九
  • 会议时间:2011-10-01
  • 关键词:油田储层 ; 单砂体 ; 分布特征 ; 刻画技术
  • 作者单位:魏兆胜,刘运成,李迎九(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鲍志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母体文献:2011改善水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1改善水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讨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TE3;TE1
摘要
扶余油田经过50多年的开发,存在着地质认识、开发格局和地面设备等种种问题,但从2003年开始的油田"二次开发"工程,本着"三个重构"原则,地上地下实施的一体化重新认识、重新布局,油田年产量重上100万吨,使油田重新焕发昔日的辉煌.文章重点阐述围绕"二次开发"开展的储层单砂体刻画技术研究与应用,论述针对扶余、杨大城子油层的河道砂体在平面上频繁摆动、纵向上多期叠加的复杂情况,以时间沉积单元的微相研究等为参考,将单砂体分成若干类进行详细分析,明确各类单砂体的分布范围、物性特点等,为油田"二次开发"工程部署与有效实施、提高油田5%~7%的水驱最终采收率提供了基础与重要依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