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露天矿排土场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闫晗吴祥云黄静
  • 会议时间:2011-07-01
  • 关键词:煤矿排土场 ; 土壤酶活性 ; 土地利用方式 ; 土壤养分
  • 作者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阜新 123000
  • 母体文献:全国矿区环境综合治理与灾害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全国矿区环境综合治理与灾害防治技术研讨会
  • 会议地点:葫芦岛
  • 主办单位:中国煤炭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本文研究了海州露天矿排土场工程覆土、天然草地、人工种植榆树、刺槐和紫穗槐以及荒裸地6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修复措施有助于提高土壤的养分和土壤酶活性。在同一土层中,修复地土壤脲梅、脱氢酶、蔗糖酶、蛋白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显著高于荒裸地(p<0.05)。 人工林地、灌丛地和天然草地在0-10cm土层的土壤酶活性高于工程覆土样地。从垂直分布上看,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除过氧化氢酶以外的5种土壤酶活性均与有机质、全N、全P和全K含量成正相关。人工修复和天然草地修复能明显地提高煤矿排土场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