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地块晚三叠世火山岩古地磁研究及其古地理意义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赵杰黄宝春闫永刚
  • 会议时间:2014-10-19
  • 关键词:火山岩 ; 地磁学 ; 地理位置 ; 分布规律
  • 作者单位:赵杰,闫永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黄宝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 100871)
  • 母体文献: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X8;S5
摘要
为了进一步约束滇缅泰陆块与印支陆块发生聚合,东古特提斯北段关闭的时问、位置东古特提斯关闭的时问,对保山地块上三叠统牛喝塘组玄武岩、流纹岩进行了岩石磁学与古地磁学的综合研究,共获得定向古地磁样品22个采点220余块样品。经过初步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典型样品的J-T,IRM获得曲线及反向场曲线以及磁滞回线显示,本次所采火山岩样品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为主,部分样品既含有磁铁矿又含有赤铁矿。2.所有样品采用热退磁的方法进行退磁实验,其特征剩磁通常在3 00-580℃之问获得,只有少数样品要加热到680℃,赤铁矿携带的剩磁分量与磁铁矿携带的特征剩磁方向一致。3.由14个获得的高温特征分量在81.5±3.4%的褶皱水平上达到最大集中;表明特征剩磁是褶皱之前形成的,其对应的古地磁极为:165.7°E,13.2°S,A95=6.8°。如果将临沧(100°E, 24°N)作为参考点,其古纬度为14.3°N±3.85°。对于同一参考点,来白印支地块的古地磁数据揭示晚三叠纪时印支地块的古纬度约为12.0°N C闰永刚个人交流,未发表数据),与滇缅泰陆块的古纬度在误差范围内已无大的区别,表明两者可能已经发生碰撞。东古特提斯关闭的时问应该不晚于晚三叠,碰撞的位置应该在北纬14°N左右。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