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红壤地区旱地和水田生态系统氮素平衡的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体健庄炳亮江飞周静樊建凌
  • 会议时间:2007-10-01
  • 关键词:氮素平衡 ; 大气沉降 ; 生态系统 ; 江西红壤地区 ; 旱地 ; 水田
  • 作者单位:王体健,庄炳亮,江飞(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南京 210093)周静,樊建凌(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08)
  • 母体文献:第十四届全国大气环境学术会议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十四届全国大气环境学术会议
  • 会议地点:昆明
  •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2005年4-10月期间在江西鹰潭红壤地区分别进行了旱地和水田生态系统氮素平衡的观测试验研究。氮素输入包括大气干湿沉降、施肥、灌溉等过程,而输出主要考虑挥发、径流、淋溶、植株带走等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旱地生态系统,氮素有净输入,净输入通量为110.42kgN/hm2,大气干沉降占氮素总输入的1.3%,湿沉降占5.2%,合计为6.5%。对于水田生态系统而言,早稻田氮素有净输出,净输出通量为15.12kgN/hm2,大气干沉降占氮素总输入的0.96%,湿沉降占7.64%,总计为8.6%;晚稻田氮素有净输入,净输入通量为33.17kgN/hm2,大气干沉降占氮素总输入的1.8%,湿沉降占4%,总汁为5.8%。若氮素输入输出维持平衡,旱地、早稻田、晚稻田生态系统大气沉降的平衡贡献率分别为18.5%、7.9%、7.4%。由此表明大气氮沉降是农田生态系统获取氮素的重要途径之一,对生态系统氮素循环和农业实践中氮肥施用具有重要意义。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