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常州水稻增产的气象条件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吴建秋董芹刘银峰张丽华吴晶璐
  • 会议时间:2012-09-01
  • 关键词:常州 ; 气候 ; 水稻
  • 作者单位:常州市气象局,213022
  • 母体文献: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会议地点:沈阳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S51;S15
摘要
2011 年上半年我市发生近60 年来最严重的冬春初夏气象连旱,入汛后又发生多场阵性强降水,对流天气频发,局部地区甚至出现较为严重的洪涝.我市的水稻生产,便是在特大干旱和特大暴雨极端气候急转交织的背景下开始的,但水稻单产却创下历史新高.本文主要采用常州气象观测站提供的气温、降水量和日照等气象要素资料,对2011年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水稻有重要影响的天气气候事件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2011 年常州市年平均气温为16.1℃,较常年偏高0.6℃,属正常年份;年降水量1432.9 毫米,属偏多年份;年日照时数为1896.1 小时,属正常年份.对我市水稻生产有重要天气气候事件主要体现冬春初夏气象连旱、入汛后的旱涝急转和强对流天气频现上.此外,通过分析水稻生育期各阶段气象条件的利与弊,进一步探究了2011 年我市水稻增产的气象原因,为今后我市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稳步提高水稻产量提供一定的思路.从水稻全生育期各阶段的农业气象条件看,均是利弊皆存,但总体利大于弊,属于丰产气候年景.各阶段具体表现为:(1)秧苗期~移栽期经历了旱涝急转的关键期,使晚落谷播种的水稻移栽工作受到推迟,栽插成本和播栽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2)返青~分蘖期较高的积温对生长转化和苗情升级总体有利,但受持续阴雨寡照天气影响,出叶速度缓慢,搁田困难,加上分蘖肥肥效的发挥和病虫害防控受影响,在田苗情长势略偏差.(3)孕穗期强降雨天气多发,搁田缓滞使无效分蘖多发,导致水稻穗数增加、穗型变小,水稻根系发育也受阻.但偏低的气温使病虫害较轻,也有利于小穗分化.(4)抽穗~成熟期持续的好天气,给产量形成创造了良好条件,温差大,光合产物多,转化速度快,病虫害威胁小,得益于此,今年大面积水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较去年有所提高,丰产方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更加明显.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