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油气凹陷油气分布规律探讨--以南堡凹陷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姜华王华林正良方欣欣赵淑娥任桂媛
  • 会议时间:2009-10-19
  • 关键词:油气藏 ; 富油气凹陷 ; 成藏地质 ; 分布规律 ; 满凹含油理论 ; 南堡凹陷
  • 作者单位:姜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所 北京 100083)王华,林正良,赵淑娥,任桂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武汉430074)方欣欣(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 母体文献:第五届油气成藏机理与油气资源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五届油气成藏机理与油气资源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在中国陆相断陷湖盆的油气勘探中,逐渐形成了以富油气凹陷为核心的勘探思路。结合“满凹含油”和油气分布“互补性”原理,通过对南堡凹陷勘探成功案例的分析,总结了富油气凹陷油气分布的规律。南堡凹陷是一个小型富油气凹陷,资源量丰富,同时由于构造复杂,在整个凹陷范围内都易于形成构造、地层-岩性油气藏;而这些油气藏的分布以总资源量为定量,遵循地质规律进行着互补性的分配。这些规律包括:(1)纵向上,接近烃源岩的深部地层没有油气聚集,可能是由于构造的改造而转移到浅部层位;(2)横向上,在构造高部位和砂体发育部位没有发现油气藏,可能在其与凹陷中心路径上发现地层-岩性的油气藏;(3)在一个勘探方向上没有油气运聚,在另一个方向上可能是油气运聚的优势方向;(4)潜山是深部勘探的有利部位,当潜山勘探失利时,则意味着这个方向不是油气运移的主通道方向。南堡凹陷在高柳断层北部地区以深层有主要油气分布层位,而在南部则以浅部为油气主要分布层位,为深部油气向浅部转移的结果;在构造较好的部位无油气钻遇,则附近的岩性目标则应作为勘探的重点。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