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不同时间尺度植被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青霞吕世华鲍艳马迪李瑞青
  • 会议时间:2013-10-23
  • 关键词:植被变化 ; 气候因子 ; 时间尺度 ; 相关性分析
  • 作者单位:王青霞,李瑞青(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吕世华,鲍艳,马迪(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
  • 母体文献: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会议地点:南京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P4;TP7
摘要
本文利用1982-2006年GIMMS NDVI数据,以多种统计方法为基础,探讨了青藏高原不同时间尺度(年际、季节及月际)植被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整体年平均NDVI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夏季趋势最大,达0.004/10a.不同覆盖度像元变化对总体植被变化的贡献不同,其中低植被覆盖像元变化对各季节总体植被变化贡献均较大,其中冬季最大;中等植被覆盖像元变化的贡献主要在秋季;高植被覆盖像元的贡献则在夏季最明显.青藏高原植被变化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其中夏季呈增加趋势和减少趋势的面积均最大,分别达到30.51%和10.52%,增加的区域主要位于高原东部,减少的区域主要在高原中部的藏北高原.进一步分析高原植被和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发现,中等植被覆盖区植被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最高,其次是高植被覆盖区,低植被覆盖区的相关性则最低.在年际和季节尺度上,植被生长主要与温度和降水的累积效应有关,其中在植被生长较好的季节和区域更明显.而在月际尺度上,中低植被覆盖区植被生长受短期降水事件影响较大,高植被覆盖区则仍是温度的累积效应占主导.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