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地电站库首左岸河湾地块岩溶渗漏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彭仕雄
  • 会议时间:2014-10-01
  • 关键词:水库工程 ; 岩溶渗漏 ; 监测系统 ; 防渗工程
  • 作者单位: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水电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高混凝土坝分中心,四川成都610072
  • 母体文献: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五届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五届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五届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TV2;X82
摘要
为查明库首左岸岩溶渗漏问题,前期采用了地面地质及岩溶水文地质调查,钻探、硐探(前期沿条形山脊布置长达899m的探洞),查明了河湾地块岩溶的发育规律和水文地质条件,地下岩溶不发育,以溶孔、溶隙型为主,不存在管道型岩溶渗漏条件,开展了渗流场数值模拟研究,认为条形山脊存在低于正常蓄水位的地下水分水岭,仅存在岩溶裂隙型渗漏的可能,估算的渗漏量较小,提出可根据地下水长期监测结果来决定是否进行防渗工程处理的意见。水库蓄水前建立了地下水长期监测系统,观测蓄水前后地下水位、水温、水质、水化学的变化。监测洞及监测钻孔揭示表明,揭示的地质条件和岩溶发育情况与前期分析判断一致,从条形山脊部位地下水水化学、水质类型监测资料等分析可以判断出地下水的补给方向为条形山脊方向来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地温变化幅度很小,说明无大的岩溶管道存在,沿条形山脊展布的钻孔地下水位在蓄水前就存在稳定的地下水位,水位高程在1342m~1350m,高于正常蓄水后1330m,水库蓄水后地下水位一直稳定不动,地表也未发现出水异常,说明水库蓄水后没有产生岩溶渗漏;蓄水后水文地质环境没有发生改变,地下水溶蚀能力弱,未来产生溶隙扩容导致渗漏的可能性不大,不需要防渗工程处理,从而直接节约工程投资上亿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