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秦岭南台钼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机制探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南台钼多金属矿床位于北秦岭蟒岭岩体西侧,是北秦岭构造带典型的钼多金属矿床之一.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南台钼多金属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岩(矿)相学与成矿期次进行了研究,利用包裹体显微测温,硫、氢和氧稳定同位素测定,分析了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来源、成矿流体性质及矿质沉淀机制,并探讨了其成矿作用,为研究该地区斑岩-矽卡岩型钼多金属成矿系统的流体成矿过程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在成矿早阶段的斑晶石英和主成矿期石英辉钼矿脉的三个温度区间,均出现S型、C型、L型、V型等两种或两种以上包裹体共存且均一温度相近的现象,流体沸腾作用明显,表明流体的多次沸腾是南台钼多金属矿床矿质沉淀的重要机制,流体的多次沸腾作用造成CO2等挥发份的大量逃逸,并导致Mo,Cu,Pb,Zn等大量成矿物质沉淀。这一机制与北秦岭秋树湾铜(钼)矿床的成矿机制相似。硫化物的δ34S值集中于-0.3‰-7.2‰,平均3.1‰,表明硫主要来自深部岩浆。含硫化物石英的δDV-SMOW值介于-103‰-76‰,δ18OH2O的值为4.01‰~5.55‰,表明主成矿阶段的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混合有大气降水。成矿作用与矿区花岗斑岩有关,矿床类型为斑岩-矽卡岩型。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