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珠三角城市群温室气体浓度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作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利用光腔衰荡光谱(CRDS)技术在线观测珠三角城市群2014年以来的温室气体浓度特征,结合气象场监测数据分析了大气CO2浓度与温度场、风场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珠三角城市群年平均风速为1.63 m s-1,主导风以N,S和NWN为主,风向频率分别为27.0%,19.5%和14.2%,年平均风速分别为2.14 m s-1,1.32 m s-1和2.00 m s-1.全年平均气温为26.71 +6.11℃,与华南区域植被的最适温度一致,有利于植被的光合碳汇吸收.(2)珠三角地区CO2浓度在春季最高,冬、秋季相当,夏季最低,年均值为426.64± 15.76×10-6,高于我国其他区域/全球本底站的观测值,同时也高于香港地区观测的结果.CO2浓度的日变化分布在4个季节基本为单峰形态,均表现为夜间高日间低,以夏季的振幅最大.(3)日间、夜间大气CO2浓度均随着气温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春、冬季的浓度峰值均出现在17-22℃之间,夏季均出现在30℃,秋季在22-26℃之间.这种峰值差异是气温引起的大气稳定度变化,以及植被、土壤呼吸等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4) CO2浓度的分布随地面风速的增加而降低.风速的影响可用线性方程进行描述,拟合的复相关系数(R2)为0.86-0.97.在春、夏季,S-WSW和NNE-N风向上CO2浓度较低,在秋、冬季,SSE-S和N方向均导致CO2浓度下降.NW和NE-ENE风向在四季中均能显著提升CO2浓度,说明存在潜在的CO2排放源.在考虑风向频率的作用下,S风向在春季存在强的汇区,而其余季节则为弱的汇区,N-NNW除春季为源区外,其余季节均为弱的汇区.NW-NNW和NNE-ENE在四季中均为弱的CO2源区.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