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石中太阳系外物质的纳米离子探针研究:以Sutter's Mill陨石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赵旭晁林杨挺张建超郝佳龙胡森QZYinMZolenskyPMJenniskens
  • 会议时间:2013-04-22
  • 关键词:陨石 ; 纳米离子探针 ; 同位素
  • 作者单位:赵旭晁,林杨挺,张建超,郝佳龙,胡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深部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QZYin(Department of Ge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Davis, CA 95616, USA)MZolensky(ARES, NASA Johnson Space Center, Houston, TX 77058, USA)PMJenniskens(SETI Institute, Mountain View, VA 94043, USA;NASA Ames Research Center, Moffett Field, CA 94035, USA)
  • 母体文献: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南京
  • 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通过计算太阳系外物质颗粒的表面积,结合同位素扫描的总面积,得到Sutter's Mill碳质球粒陨石的太阳系外物质丰度。通过计算,SM-43, SM-51以及SM-2中太阳系外SiC颗粒的丰度分别为(44±15)ppm,(42±15)ppm和(44±13)PPm,该结果明显高于其他CM2型碳质球粒陨石中太阳系外SiC的丰度,表明该陨石所经受的热变质程度较低。值得一提的是,样品SM-2中SiC颗粒的分布极不均匀,富含太阳系外SiC的基质区域其丰度可达182 ppm,而有的区域仅12 ppm,这与该限石角砾岩的特性相吻合,可能反映不同角砾在吸积形成小行星之前具有完全不同的热变质历史,从而导致了SiC颗粒丰度的差异。太阳系外SiC较易受到热蚀变的影响而遭到破坏,而氧化物与硅酸盐矿物则易受水蚀变作用的影晌。Setter's Mill陨石中仅找到1颗太阳系外氧化物顺粒,其O异常颖粒的丰度仅为6 ppm,远低于CR群碳质球粒限石以及其他原始3型陨石,可见该陨石的母体曾受到极强的水蚀变作用,破坏了几乎全部的O同位素异常颖粒。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